七年前,reddit上出現了一個只有一句話的帖子——「我的朋友剛剛去世了,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。」
許多人安慰他,有一個叫 GSnow的id寫了一段回復。
以下是GSnow的留言:
「好了,開始說吧。 我老了。
這意味著我活了下來(截至目前),而我認識和愛過的很多人卻沒有。
我失去了朋友、最好的朋友、熟人、同事、祖父母、母親、親戚、老師、導師、學生、鄰居,還有一大堆其他人。 我沒有孩子,我無法想像失去孩子的痛苦。
以下是我的小建議。
我希望我能說我們會漸漸習慣了人們死去。
但我從來沒有。
我不想習慣。
每當我愛的人死去,不管是什麼情況,這件事都會在我身上撕開一個洞。
我不希望它「沒什麼大不了」。 我不希望它「就這麼過去了」。
我的傷痕證明瞭我對那個人的愛,以及我和那個人之間的關係。 如果傷痕很深,愛也同樣很深。
隨它去吧。 傷痕是生活的見證。 傷痕在見證著,我可以深刻地愛,用力地活,被割傷,被刺傷,我可以愈合,繼續生活,繼續愛。 疤痕組織比原來的肌肉更強壯。 傷痕是生命的見證,只有看不見這點的人,才會覺得傷痕醜陋。
至於悲傷,你會發現它是一波又一波的。
當海難剛剛發生,大船剛被海浪打翻時,你會溺水,周圍都是殘骸。 所有漂浮在你周圍的東西都在提醒你,這艘船曾經多麼壯麗,如今卻已不復存在。
你所能做的就是拼命讓自己浮在水上。 每次你找到一部分殘骸,就能堅持一會兒。 也許是靠著你自己的身體,也許是靠著一段美好的回憶或者一張照片,也許是靠著另一個同樣在努力浮起的人。 在最初一段時間𥚃,你所能做的就是浮起來, 活下去。
一開始,海浪有十層樓那麼高,毫不留情地衝向你。 它們每10秒來襲一輪,你連喘息的時間都幾乎沒有。
你所能做的就是堅持和漂浮。
過了一段時間,也許幾周,也許幾個月,你會發現海浪仍然有十層樓高,但它們不再那麼頻繁來襲了。 它們衝來時仍會把你完全擊倒,讓你潰不成軍。 但是在兩次來襲之間,你可以呼吸,你可以運作。 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會引發悲傷。 可能是一首歌,一幅畫,一個十字路口,一杯咖啡的味道,可能是任何東西…… 然後海浪就來了。
但是在大浪之間,出現了生活。
然後,有一天你會越過某條線。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,有人會發現海浪只有八層樓高。 或者五層樓高。 雖然海浪依然會來,它們來的間隔更長了。 你甚至可以預測它們何時到來——週年紀念日,生日,祭日,闔家歡聚的節日,降落在某個熟悉的城市機場時。
大多數情況下,你可以預見到它,做好準備。 當它呼嘯著衝垮你時,你知道不管如何,你會再一次,從水底出來。 渾身濕透,滴著水,仍然緊緊抓著一小部分殘骸,但你會出來的。
聽我這個老傢伙說一句吧。 海浪永遠會來,而且在某種程度上,你並不真的希望它們停止。 但你慢慢知道,你會挺過去的。 別的潮水還會到來。 但你會活下來。 如果你幸運的話,你會帶著許多傷痕,那些傷痕來自許多份愛,和許多場海難。
—圖片1&2來自CN Flowers